各地要以7个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为大会成功举办添分加彩,向世界展示干净云南、卫生云南、生态云南、美丽云南,为彰显我国国家形象作出云南贡献。
今天还是喜欢穿手工做的布鞋的老濮,就连他也未曾想到,他的步步顺布鞋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奢侈品。我们将继续挖掘民族文化,加强文旅融合,把司莫拉打造成云南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创村。
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成为脱贫攻坚、追寻美好生活的典型。作为开幕式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保山市要在这里发布保山文创系列标识。在展区,按青年文创、巾帼文创、关爱文创、非遗文创、体育文创等5个保山文创子品牌进行分类展示。小时候,能穿一双布鞋,就是一件幸福的事。目前已经有好几个产品了,就等着下一步正式认证后再进行网络销售。
我刚才去土特产展示区看了一下,就怕游客在这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现在的司莫拉,环境优美,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全区共组建志愿服务队485支、注册志愿者361821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800余场次,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文明之声处处传,文明之歌处处唱。
今后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载体,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化活动唱响村村寨寨,让科学技术走进田间地头,让文明新风融入百姓生活,努力绘制隆阳新时代文明画卷本网讯(记者 姜永华) 12月23日,我市举办2020年困难企业稳岗返还发放仪式,向8家困难企业代表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3146万元。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推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周密实施,切实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
创新政策宣传,及时将政策向参保企业法人及经办人员进行精准推送,扩大失业保险援企稳政策知晓度,切实提高政策受益率,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市已连续6年拨付符合条件的企业户数达3345户次,惠及参保职工19.03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1.35亿元(其中,连续两年累计拨付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户数达77户次,惠及参保职工0.95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5959万元)。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稳岗政策力度,条件进一步放宽,补贴进一步提升,优惠进一步加大,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作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降、免、减、延、缓、退、返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稳就业作用,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稳岗返还资金的作用,严格审核标准,制订和完善补贴资金的审核、公示、拨付、监督等制度,适时公示补贴发放情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增强服务意识,尽快实现全程不见面网上办经办方式,实现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稳岗返还政策。全市累计拨付符合条件的企业户数达1027户,返还资金6919万元,惠及参保职工4.32万人(其中,累计拨付困难企业73户,惠及参保职工0.82万人,拨付补贴资金5206万元)。
会上,云南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兰都酒店公司2家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表示会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稳岗政策力度,条件进一步放宽,补贴进一步提升,优惠进一步加大,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作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降、免、减、延、缓、退、返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稳就业作用,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增强服务意识,尽快实现全程不见面网上办经办方式,实现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稳岗返还政策。
本网讯(记者 姜永华) 12月23日,我市举办2020年困难企业稳岗返还发放仪式,向8家困难企业代表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3146万元。全市累计拨付符合条件的企业户数达1027户,返还资金6919万元,惠及参保职工4.32万人(其中,累计拨付困难企业73户,惠及参保职工0.82万人,拨付补贴资金5206万元)。
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稳岗返还资金的作用,严格审核标准,制订和完善补贴资金的审核、公示、拨付、监督等制度,适时公示补贴发放情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创新政策宣传,及时将政策向参保企业法人及经办人员进行精准推送,扩大失业保险援企稳政策知晓度,切实提高政策受益率,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会上,云南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兰都酒店公司2家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表示会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全市已连续6年拨付符合条件的企业户数达3345户次,惠及参保职工19.03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1.35亿元(其中,连续两年累计拨付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户数达77户次,惠及参保职工0.95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5959万元)。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推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周密实施,切实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云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排头兵与绿色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战略,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4个方面讲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云南要重新审视省情,抓住机遇,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12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科联联合举办的云岭大讲堂保山讲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专题讲座在我市开讲。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段昌群应邀作此次专题讲座。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段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全方位的角度从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讲座旨在不断增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提高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助推生态保山、美丽保山建设。生态文明时代对云南多样性的再认识
云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排头兵与绿色发展。段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全方位的角度从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段昌群应邀作此次专题讲座。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
他表示,中国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云南要重新审视省情,抓住机遇,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生态文明时代对云南多样性的再认识。
讲座旨在不断增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提高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助推生态保山、美丽保山建设。12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科联联合举办的云岭大讲堂保山讲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专题讲座在我市开讲。
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战略,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4个方面讲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性昌保高速第4标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林家乐告诉记者,这套无人驾驶智能设备是三一重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次运用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上,可以说,昌保高速是全球首条利用无人驾驶机械铺筑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
此外,机械上安装的智能压实技术,机械们可综合碾压遍数、压实值、温度等,实时分工压实沥青。他介绍,这套技术并不是遥控,而是利用大数据设计的智能技术,包括自动驾驶技术、3D自动摊铺沥青技术、智能压实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套智能设备的研发方三一重工总裁助理、路机研究院院长刘秋宝当天就在筑路现场。他说,基于核心导航算法,这些无人驾驶设备可以适应直线、弯曲、坡度等多种路况,精度高达5厘米。
他说,本次施工的机群一共7台,机器不知疲倦地精准作业,不仅把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从繁杂的机声噪音、沥青气味、机器震动的驾驶舱解放出来。刘秋宝说,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还同步上传云端,可在后台智能生成施工质量报表,这为施工流程、质量效果的改进提供了基础,为下一步隧道作业提供了基础。
来自广西钦州的张齐运师傅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让他们大开眼界:20日一早他们几位机械手的作用仅仅是把这几台机器开机,然后就在旁边看表演了,而铺筑的效果比他们驾驶操作铺筑的还均匀、还平整、还坚实,大大出乎他们所料。让他们大为惊讶的是,平时由他们驾驶作业的摊铺机、压路机、胶轮压实机等铺筑沥青的大型机械,今天竟然无需他们驾驶,却都在有序地自动铺筑沥青:摊铺机慢慢移动将沥青砂摊开铺匀、双钢压路机反复来回碾压沥青砂石、胶轮压实机紧随其后密实沥青路面各种机械无人驾驶自动作业,比人工操作还精准。
压路机自动压路 摊铺机无需驾驶昌保高速成为全球首条利用无人驾驶机械铺筑沥青的高速公路张齐运、农瑞海、刘德豪、樊光敬、粟胜德、竺忠席(从左到右)是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机械手,12月20日上午,他们高兴地在位于隆阳区西邑乡境内的昌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铺筑现场合影。利用动态贴边技术,机器可以精准贴边。
留言0